2011年7月30日 星期六

波特

適憑丁未年以飛行里數換取台北機票時我跟E在誠品走走,為的是了卻她能第一時間釘在尾後的章節飽覽無遺結局的宿願,而我埋首在紙醉金迷的圖畫書香,等待主修英國文學的友好詳細地為我講述故事最後的情節,以言辭轉化成為畫面洐生種種想像,失落的章回構不成左右,無前因而得出的結果從來無傷大雅。

走進戲院已經習慣觀賞三位成年的男女繼續去主演年僅十一歲的哈利波特故事中的重要角色,沒有背負書卷帶來的陰影影響,來到電影的最後一集交代前緣帶出後運,佩戴立體眼鏡期望螢幕拉出,冷不防坐在隔離的孩子天真無邪,其家人更應是首次入座,邊看邊聽著廣東話對答交談,令旁人不勝唏噓。

故事承接上集須要破壞惡魔法力主角自然要身陷險境,久經煉歷憑藉勇氣無畏前進,穿過地庫藉火龍逃過追殺,之後登臨村莊走過隧道返回昔日校園,決戰前後良計思量,人魔大戰穿梭時空追憶父母時代,嬰孩時已傳魔性共存共亡,陰暗的樹林殺戮腥風血雨,墜入死亡的角度領略離世的感覺。

如果"Harry Potter – The dealthy hallows"旨在說明死亡,在死亡的角度裡給你一個選擇,選擇繼續死下去抑或是重生去接受任命為的是了結另一個個體的生命,乃得依賴科幻小說壁壘分明忠奸易辨,抉擇容易即使完成困難。

如果每個人都會擁有點點魔性,無論是後天培養或是天生如此,何以泯滅魔性來得如此艱辛?因為規條永遠都是跟個人主觀利益掛鉤,無利者莽顧有利者淘盡,輸打贏要在講求利益利害的世界站立得穩當被受推祟。

波特的故事完了 我們的故事卻是才剛開始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