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22日 星期日

觀山

還未來及西曆五月天已經令人感到夏天悄然來臨,突如其來的晴陰雨加添各項戶外活動的變數,我沒法解釋那股神秘力量如何控制周日和假日的天氣安排,只知道我好像有點本領要風得風要陽光有陽光要浮雲有浮雲,總之來得得心應首的局勢我反而感到不實在。

一行十四人在烈日當空出發往西貢飛鵝山,前幾天仍是下過陣陣驟雨但今天卻晴空萬里,行山路徑有些地方被陽光曬乾表層但踏實深處仍感到微濕微潤,跟著老師沿著不同景點步走,聽著課堂外的實習場地又拿出書本僅作參考,汗水自額頭經耳垂流向背脊,偶爾停在樹蔭休息談天,未幾再赴下個目的地。

中午來到基維爾訓練營地附近,先頭步隊是幾位年青力壯的男子作開路先鋒,我放在中間位置後面有老師跟幾個學生慢慢追尋遊蹤過來,從不喜歡走回頭路的人盤算水牛山上的斜坡危路,讓我們自行選擇邁向新路徑勇接挑戰抑或是保險後著安全為上,對於沒有爬走過這段山嶺的我根本不曉得前路崎嶇艱險,抱著那股傻勁不明白是我對自己體力蠻滿信心還是對四遭的人信任非常,即使只有我一個女學生跟隨大隊攀山越嶺,彷彿以為掉以輕心就可百份百安全。

尾段接近日落黃昏,巍峨削壁成60度角將雙腿垂直往下探索,剩下來的人更見孤小力弱,到達峻坡的極處平地稍緩,我看到一半人留守觀景台而另一半人跟我迎著蕭蕭烈風,支撐身體那微酸的雙腿釘在泥地與風對抗衡,感到暖暖的陽光蒸發出鹼臭的汗水,我為著自己跟得上別人的步伐而感到高興欣慰。

2012年4月21日 星期六

平生

借朋友在鳥會季刊的畫作,道出我們都很喜歡過著平凡日子的心願。小時候我確是渴望多采多姿的生活,老早已經希望羽翼豐茂離開家園極目遠飛無牽無掛,我不會說的是因為現在疲倦身力心存停下來的念頭,因為仍處於盲衝鬥爭的日子我才會如此幻想可以找個避風港口去休息一下,然後繼續作戰下來,現實處身在這個位置如此景況很多事情動彈不得身不由己,也許總有一天我真的停下來發現,平凡平生要是難度最高最富挑戰性的,我自會將兩手垂下將機心放下,跟麻省鳥兒溝通對唱,這是我跟牠們的約定,寫在不遠將來的時空,有你跟我作證。

 

2012年4月20日 星期五

有鬼

臉書是個遊樂場地讓我在廣闊的世界橫衝直撞,隨意去聊聊別人興致可以錦上添花更可火上加油,以此為宣洩不滿的人被我戲弄得熟人都看不過眼,拉了出來以擺平事件為名,實際都是找個見面的藉口。 

被我戲弄的人成為搞手挑選了一間無論地點及菜式都不甚吸引的中式菜館,各參與者魚貫入場待應陸續端出菜餚,不知道是胃口對不正食物總是毫無提起筷子的衝動,結賬時我走到搞手座位旁提起陳年舊事,講了幾句對方代我付款,別說是因為食物令人難以下嚥而免於出錢才感到釋懷,其中更有另一耐人尋味的因由令我呼出胸口的悶氣,頓然覺得天空特別清朗。 

之後因為我太肚餓而跟另一位參與者到粉麵店吃東西,其餘人等歸家的返歸去酒吧喝酒的找座位,遲來的我倆坐在檯邊的一方,加入了無聊的話題,男的在掃射場地有沒有吸引的小姐,女的聽著無聊唯有再自製話題,其實這張有男有女共坐的檯子不會起出任何作用,如此夜店要捕獵出擊最好還是單一性別聚首一檯成功率自然會高少許。 

席中無端談到靈異事件借來的嘴舌去講另一個人的經歷,有點像童話故事教人感到不實在,成就相信那個被冠以超越平常人的靈體去解釋困惑的事情,跟我情慳一面滿感無奈,即使理性如我都不會因為看不見而不相信又或是因看見而相信,當然未曾面對過的情況我確是很想去親身經歷一番,經歷的原因不是單單想看看鬼魂的模樣,我想了解這些生前曾經是俗世人如今面對是何等的生活該是出發自我對新事物的好奇心,然我更希望獲悉自己面對著凡人懼怕的靈魂時我究意抱有什麼的反應和感覺,通過這樣的見面讓我更能好好地去了解我是個什麼性情的人。 

待數位叙述直接間接的故事,我問靜靜坐在一旁的搞手有沒有遇見過鬼魂,可能因為她的聲浪太小或是周遭太吵耳,發現被忽略的人繼續被忽略,我不知其他人沒有興趣去聽她說話抑或是根本聽不到她的話語,無論是那個原因,我想聽的故事就戛然而止,別人急急的轉了個話題令我不可跟隔了3個人距離的搞手自製個小圈子去聽聽故事。 

有些人永遠都走在前線衝鋒陷陣,有些人卻甘願坐在角落接受任命,須作聲時製造令人無大印象的聲音,要退下時默不出聲完全可以被視作透明,我再一次想起我們很渴望見到靈異事件的慾望,有些存在在真實世界的異人其實確切存在未被注目,就算我發現了這種特別的個體存在,卻沒有願意單獨共處花數小時吃飯的興趣,那我實際是什麼人,心裡應該有鬼。

盛女(二)

如前篇提到《盛女愛作戰》的女性參加者發乎內心去談及自己的愛情觀及價值觀而非諗誦預先安排的對白,亦非經剪接或威逼下製造的持技效果,我訂出所見虛與實的界線部份,於是節目的可觀性來自各參與者吐出那些試圖說服他人的獨白,是個值得思考的部份。 

或會說姣姣代表者F對各男士們有著各種不同的挑剔刻薄的言詞,無視觀眾看見她的種種問題而一味提出她認為各異性如何跟自己不合襯的理據,惹來大眾指罵最多的一個;我反而佩服對方那尖銳的眼光明確的表達力可以找到說服自己游說別人的點子,曾言道要驘別人先要驘自己,要別人認同自己堅定不移的想法,我們不接受「不喜歡就是不喜歡」這種主觀的答案,個人情感的存在與否要向別人交代劃以種種事例冀求獲得別人的寛恕同情,不過感情本身是情感累事而不是個三個月試用期的職位,愛得要理性所以不喜愛別人都是透切分析,挑出各個緣由去折服諸位,我們要有非愛不可更要有不愛得可的理由向各界交代。 

而那些用以說服別人而對男性參與者的種種負面批判卻不被觀眾同情,落得F被形容為不切實際活在個人堡壘的超現實主義者,這觀點很有趣,原來對別人有要求的人是有問題,原來當人被他人認為你自己沒有多大條件的時候而同時你再對別人有要求的景況更是會惹來八方謾罵的,我想起年尾打工仔要求加薪的嘴臉其實不知天高地厚的人滿街都是,以為自己條件高昂建下豐功偉蹟的人大有人在,當中批評F的正正都是F那類自以為自己有資格去批評他人的人,我看到的是電視機內的F被電視機外的F指指點點,著實不過是透過F來指罵自己,只是常人看自己寛容無視自己自視過份的心態,遇見同類毫無自覺自身問題批評別人要求過份,試想想我們對別個個體難道真的沒有想法從來無存在任何的要求嗎?當你在俗世可以一無所求時理應己經當上了修女神父和尚施姑吧,那個才不是貪戀人世各種紙醉金迷的世情的凡人才會使情愛的世界變得如斯複雜;倒會佩服F那種堅持不移的信念即使冷水潑淋仍對自己愛情觀執迷不悔,所以我不會用對錯來判斷F的內心思想,屬於她自己的人生好壞都有她自己選擇的權利,左右亂局的後果全非旁人依牙鬆槓所能承擔。 

再曰節目要求女性著重外表製造假像套用相處技巧教唆造作踐踏女性尊嚴,來達至引君入甕的效果,假如女性的尊嚴是迄立不倒神聖不可侵犯但憑幾位節目參與者製造事端就可以給眨低踐踏,不如放下尊嚴這個虛假的包伏真心去了解一下現代社會香港的實際景況更為有建設性,社會雖然稱喟文明進步但思想仍然是停留在既定模式,脫離這樣的模式的人被視為異端邪惡,擺脫主流的人被要求去迎合主流其實跟迎合男性作出打扮的心態毫無分別,或者兩性相處其中遊戲規則,真真假假非完全真實。 

剩女是盛女抑或是盛女是剩女,究其底蘊自作自受,那須理會風雨飄零橫折日子?

盛女(一)

因為復活節最後一天公眾假期出席了舊同事3歲女兒在元朗舉行的下午生日會,完場時未來及六時我跟其他朋友在那兒吃了一個早晚餐,返抵家門都不過是晚上九時左右,倦意纏身沒有開動電腦的意圖卻按下電視機按扭,看了些令人看過都沒有記憶的所謂劇集,直至 10:30首集的《盛女愛作戰》播出後我邊笑邊看,搖了頭關了電視沐浴更衣去了。 

翌日回到公司聽到上下左右同事們對該劇有著不同的聲音及回響,到了星期三中午跟在中環工作的舊同事飲茶時又再一次討論這部電視節目,我深知要在眾社交圈子尋到共同話題確是要跟上時代步伐,席中有位緣慳於該劇的聽眾須要被七口八舌的言辭形容出來的景象再憑自家想像形態為求接得上我們議論紛紛的閒聊,終落得眉頭苦鎖仍然難以理解的樣子。 

全部十集的節目依靠網上重播和及時回到家中觀看而終於看畢,城中軒起的回響很大,站在電視台的立場來看可以有一套收視不俗而又製造熱烈討論的節目可能是意料之外,無論批評是正面的負面的針對事件的抑或是針對當事人的,算是為香港電視歷史劃上新的一個符號。 

我會說我佩服參加者的勇氣,即使當中的M被視為做媒串通,只是當我想起連奧運體育盛事的開幕歌曲表演傳播到世界各地都可以有幕後代唱時,區區一個東方之珠的電視台節目造假其實又不是什麼怪事,節目從來沒有說明這齣是部社會實況的紀錄片,加插一個半個角色以增加觀賞效果有什麼不善之處?就算被認定是紀錄片難道紀錄片本身非捕捉真實不可而不容許任何成份的假像嗎?只怪各看官曲解節目本身的壓根兒性質,以為它是用來捕捉真實世間人情事況而當中不能含有任何刻意佈置的情節,我不明所以為什麼那些table for six, speed dating 等佈局卻令人變得如此可信,難道這些約會飯局不是人為經營出來的嗎?容許經營造出來的約會場地登山涉水卻不可以忍受擺放個角色增加聲勢,香港人的包容限度是雙重標準邊看邊罵而再罵更見再看。 

撇除那位拍膊頭充當參與者的演員,其餘4人各有表現,剔除了所有播出來的談話是編導精心傑作的台詞這個可能性,即是說如果參與者的言行是她們個人意願表現出來的行為,節目雖然不能夠用4位參加者來代表全香港所有女性的心態,或多或少都可以反映某些人的思想與感受,我不會用對與錯的觀點去理解別人的言行,畢竟發乎別人內心的認知旁人可以試圖去了解他人的想法,我不曉得應該抱著什麼資格去審視別人價值觀與其感受,守著客觀的觀念去聆聽位位道出當中因由,當中有些是人之常情的心理原由不是用上個人主觀的價值裁決一切,或者說未經理解的個案備受眾口主觀情緒主導批評責難,來得欠缺公道而被感性沖昏頭腦的意氣批評難以辨別黑白。 

然而其實觀賞一連十晚每晚半小時節目的觀眾還得要抽身而兼且要客觀地去分析電視節目,確令人家變得苦惱,誠然那不過是一個電視節目陪伴吃慣了電視奶水的香港觀眾而已,我所作出的要求真是過份得很,說到底都不過是個遲早會過氣的電視節目而已,至少對於某些觀眾來說意義永遠都是沒有意義的。

2012年4月14日 星期六

新機

寂寞的感覺是當你走得太前的時候會碰見迷失但之後被抱離太遠的日子會感到意盡,不過太過執迷過去曾經擁有過的風光對未來的日子沒有幫助之餘更是阻礙前進,要進步必懂得放下從前種種,我找了很久的理由終於將用了差不多五年的手機更換,為的是那個一千二百萬像數的相機。

自2005年因為公司嚴慬控制互聯網絡的保安所以很多私人的網站都不能被登入,天生反叛的我不會因應環境而倔服甘心按照公司指令任人擺佈,還在2G的時代已經用上手機上網查閱私人電子郵件聯上msn,對於一天只工作數小時的我沒有私人的空間那可打發日辰,之後因為3G的誕生我又轉了手機,為的是更快捷地更新訊息聯絡私人朋友,那個wifi和whatsApp都沒出現的年代我自以為是世間少數的稀有物種。 

到了蘋果的iPhone及google的android手機陸續出台,差不多每一個香港人都在用上智能手機時,我的手機的功能仍算不賴,雖然偶爾會自動熄掉螢幕幾秒之後又復告還原,只要我耐心等它自動開啓即可照用如儀,然而相機拍輯出來的景物雖然不算高質,但公司付上的黑莓機正正彌補這個缺憾,即使數幾個月前舊同事在WhatsApp開了一個群組,最多只可以容納十人,留了給我的位置一直懸空,為的是等我有朝追趕潮流,我溜在後方仍擔當為世間旱有。 

近幾個月那部喜歡自動開關的手機不知是頑皮還是壽終,不正常的情況出現得比往常更見頻密,加上換了iMac後舊式手機不能接上,用上去絕不方便,W一直都勸我去買部iphone但面對不聽教訓的我他卻又願意陪我去買了部android手機,我們在店舖外出拉鋸了數分鐘,他的理據是手機應要買但現在不是最佳時機,等6月更新到4.0版本的時候手機亦應降價,那時入貨更划算;但面對及時行樂的我他最終亦拿我辦法,按理新機出台就應趕快買下,折舊與否都是明天的事情,至少今天開心快樂過,那又何不瀟洒點兒玩過痛快,於是他與他的太太就跟我返回店子,試機幾輪又查詢如何可將舊資料傳到新機去,我粲然抱著新機步往下個節目場地。

好不容易才將舊機的資料幾經轉折的途徑傳到新手機去,更將電腦用藍芽形式將某些檔案交換過來,安裝了一系列的程式轉換了桌面的佈置,我覺得我好像是個IT工作者那樣對著自己的手機工作了好幾天,解決了不少難題以及學習了應用系統,充當成半個專家那樣子;然那舊機仍未身敗我把它放在書櫃抽屉,功成身退的小傢伙埋首在黑暗之中安享晚年。

2012年4月13日 星期五

淘寶

我聽說關於淘寶的事情實在太多,多得朋友們不斷地分享網上購物經驗如霧裡看花一樣,多數都是左耳入右耳出而鮮有擺放心頭,直到今年一個月之內有兩個座檯鐘相繼壞掉被拋棄置,我尋找香港大小家居及電子鐘錶店舖都找不到合心意的,要不是價錢昂貴就是造型平凡乏味又或是尺碼過小或過大,總之不能令人側目的東西理由可以堆砌千萬個,真正原因其實不合眼緣簡單不過不喜歡就是不喜歡了。 

於是之前眾友人們根植在我心中的淘寶種子就在這春季發芽,首次光顧跨港的網上購物平台心情難免戰戰競競,搞了個客戶登入號碼又得學會網上付款,原來用信用咭支付的兌換率驚人於是又要搞支付寶,搞完支付寶然後再爬文章看看如何集運,清楚來龍去脈明白各項操作最花時間的反而是如何在茫茫貨物的大海撈出寶貝,花了一個晚上已經容易尋得兩只座檯鐘,卻又心生不忿只送鐘來港浪費運費,於是淘衣履淘鞋襪,埋首電腦屏幕前動用了好十幾個晚上的時間加深了我的幾度老花近視,然後鎖定集中光顧的兩間店舖肆意搜尋,一所是平宜得十數塊錢已經有交易,另一間商店則是販賣數十元理數百元的中價貨式,抱著牛刀小試一試無訪的心態,聯絡各店主議定運費將先貨物寄到廣州,然後再通過中港的物流公司將三間不同店舖買下來的東西一併寄到香港。 

因為香港連連的假期終於搞到今天才收到包裹包得實實淨淨的,拆出來的貨物跟心目中無疑有點距離,距離可以是良性的也可以是惡性的,但以這樣的售價我確是無言以對,向來我都是"value for money"的支持者,物品的質素跟價錢掛鉤是很邏輯很理所當然的事情我才不會動用數千數萬元將名牌縛在身上,好多時候都可以找到價廉物美的精品,取向完全是取決于個人價值觀問題吧。 

雖然有一件有小破損而另一件又脫色得很厲害,但縱觀這次購物經驗尚算不俗,很多事情總算要有第一次,相信我願意跨出一小步作了個新嘗試,第二次第三次可能會陸續登來,只不過我仍然相信網上淘寶亦確不能完全代替我上街購物的消費模式,兩者之間沒有衝突更能並存,開拓了新的購物途徑會令我的儲物空間更見擠擁,或者清理剪不斷理還亂的衣物的時機已悄悄降臨。

2012年4月9日 星期一

連假

搞不清楚為什麼愈來愈沒有時間的觀念,失業的時候我責無旁貸地承受自己任性地日夜顛倒渡日如無物的時光,釐定不清周日跟周未的分別,只知道每天都是逍遙快活的日子,即使寄出去的求職信渺無音訊,我都忘記不了那段無職的日子。 

這麼多年後雖然現在幹的工作還算可以,但這種沒有時間的觀念又再在清明加上復活節的檔期出現,沒有多少時間留在家中,我不知道這些連續的假期那天是周日周末,只被密麻麻的約會鋪排得透不過氣,三天的公眾假期及兩整日的周末沒有待家的時間,我享受跟他人相處的美好光陰。

忘記首個假期的日間自己做了什麼,晚上的飯局後暢談在旺角朗豪坊酒店露天平台的酒吧一角,四野沒有多少個食客我們放肆地用相機和手機在幽暗的情境下拍照,興奮得連點飲品都忘記下單,躺臥在柔輭的沙發仰視高樓大廈圍繞自己四邊,我沒有意識時間的流逝,未幾又完結了一天。 

如果不是拍下照片,我都不清楚這天的早上跟住在我家附近的R到位於我們住所中間的傳統粥店吃早餐,說是早餐有點遲但說實是午餐確是太早,我們兩人談不完的話題,之後到購物中心陪R買了咖啡機與咖啡粉,然後再到咖啡店繼續談心,直至我之後下一個約會差不多要開始,R才徒步回到家中,而我亦趕赴約另一個場地。 

當然我很記得周未約了地產經紀去見識一下,上午下午兩場走訪了幾個屋苑沒有收獲後,就去了尖沙嘴的商場花費以及跟時裝店老闆娘搭訕議價,開心地拿了戰利品到科學館排隊入場,欣賞我的電影節最後一套戲。 

確不記起之後那天的早上幹了什麼事情直到下午三時才有印象到了母親住家天台燒烤,陰晴不定的下午沒有多吃早點我更覺頭暈,跟孩童遊玩亦要兼顧燒烤,還要照顧被叫囂聲浪嚇怕的猫兒苦了自己被抓傷了幾下,待黑夜下的雨勢稍緩我提著雨傘乘公車回家。 

最後那天空著肚子到了元朗大馬路,聚首一堂有數年沒有會見的泛泛之交以及每周都有通訊的密友,到會食物填飽大朋友的肚皮時孩童們各自享受群樂遊玩的樂趣,魔術師製造氣氛即使都是公式化的程序,已經令眾參與者取得各自高興的泉源,最後的一餐早早晚餐,將豐富的假期劃上句號。 

全靠相機手機記錄了流失的時光與倒退的記憶,若非看著這些影像,我的假期好像空白一片,浮在半空不知自處。

2012年4月6日 星期五

春嬌

記得電影節的目錄到我的手上的只有數個小時決定選購心水劇目時,我發現了《春嬌與志明》為開幕電影,我還不明所以為什麼會用一部舊片來當首映,到後來才知道原來第一集那套稱為《志明與春嬌》,而這一齣《春嬌與志明》是上一集電影的延續。 

沒有看過《志明與春嬌》就沒有多大勁兒去看《春嬌與志明》,不過正正因為沒有看過這兩部片子,朋友傳來電子訊息相約一行六人在復活節假期第一天去電影院看第二集,我就連忙趕在看電影前在網上重溫第一集,隔著空氣有A陪我一起在線看電影,她在元朗的家抱著牧羊犬而我留守在九龍的一角,將視窗拉在27吋的電腦視屏上,細意地去閱覽情愛世界的故事。 

油麻地百老匯電影中心從來都好不擾嚷,習慣成為最早的一位到達,仍然是墨黑大堂有幾十顆射燈影照佇候的人,書店的精品刊物仍是那麼精美吸引,繼續朋友們魚貫出現,我們排隊進場,一排六個坐位被我們完全攏斷過來。 

故事都是離離合合的人際關係,編劇們都花了不少心思來創作對白挑選配樂情商配角,確實可以更為這部電影加分,當片尾正式播畢影院的燈光亮起時,我看到我平時獨自看電影看不到的一幕:眾友好都帶著滿意欣喜的笑容離開坐位,還急不及待跟身邊最接近自已的人談論電影細節,好不熱鬧。 

友人們在重覆志明春嬌的對話,搜尋英文歌的原唱者,重演黃曉明客串與角色Brenda的一幕,都為大伙兒增加不少戲外的趣題,電影在一群良朋好友的圈子中製造更多催化作用,它的存在意義已經遠遠超出了一般普通電影的娛樂目的,那是我們共同回憶的開始,如此跟友誼繼續長存不死,有生的日子我都會記得我們在看罷電影的笑聲及歡臉,散發出欣喜的光芒。

2012年4月1日 星期日

雷同

我自身的電影節已經來到尾聲了,今天趕在散場後跟母親吃午飯全因為昨天的電影已經犧牲相聚時間,這套挑來的動畫電影放映時間尚早,可以在完場後趕車跟母親吃飯,兼顧得宜既可以欣賞脫離世界的動畫更可以安排時間去品嘗自家飯餸。

不知是偶然的雷同或是我的潛意識抑壓得太久,剩下下星期最後的一套電影之外,今次差不多每部電影都有跟死亡的鏡頭有關連,然而第一套的《Mirror never lies》跟這套《小桃の奇妙手紙》有太多相似的地方,雖然兩部片子的文化背景不同,同樣以小朋友角色為主線,同樣地她們的父親因海難而逝世,同樣將懷念父親作為主題重點,同樣寫出寡婦各樣心情,印尼小女Pakis藉著鏡子懷愐父親,日本的小桃握著父親生前寫下的幾個字一張信紙憶記父親身前的種種,都是追憶昔日片段之餘,教留在世上的人要繼續好好生活下去。 

兩齣電影都用上女孩子來懷念父親,增加了她們跟母親角力的張力,如果異性之間是會產生微妙的效果,或者童年時已經有異性相吸的那回事,加上通常父親的角色為一家之主,缺失了家庭中的中流砥柱日子彷彿更加難過,始終傳統男尊女卑的思想根深蒂固,借助遺物牽引情思,娓娓道來成長中痛失父親的種種傷痛。 

我會認為用小女孩去擔當電影的角色可以讓更多親眾去接受這個題材,不同的年齡層面的觀眾都會付出或多或少的同情心,去代入那段無論有沒有失去至親的年紀之中,畢竟很多人都是曾經經歷過12或13歲的歲月(11歲以下兒童除外),所以用上這個自我思想開始成形的歲數作為故事的主人翁,是合情合理之外的聰明做法。 

影片最值得思考的地方,就是如何往前走及善待身邊仍然活著的人,無論每一個人經歷什麼,快樂的憂傷的,都要明白自己如何繼續走向下一個段落,不為舊日的開心日子而沉淪在無邊的思憶,更不為往常的失敗挫折而停守腳步,依靠著自己的意志艱苦經營下去,你會發覺即使你獨身一人作戰打拼,仍應不會感到寂寞滿懷,雷同的鍛鍊滿街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