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2日 星期四

衣妝


慣常在港鐵北角站離開車廂時,湧現在身旁面前有簇簇的黑影晃動搖擺,冷不防橫行一張白紅黃色的長裙截擋去路,我放下腳步讓路給轉車乘客以免碰撞,浮現在腦海陌路人的印象是衣妝跟其禮儀一樣恐怖。

換上另一角度,衣衫的價值並不一定代表性格而只不過是一個價值觀念,特別是在凡事講求成本效益的功利社會,購物當然是跟負擔能力有直接關係,若然是平宜而又稍微產生好感的東西,價錢的折扣會令消費者以為物有所值甚至是物超所值因此把物件買下來;正是因為每一個人的價值觀不同所以就算負擔能力相約而審美眼光類似都不一定會買下相同的東西,但結果都是因為價值觀主導的購物模式,導致家中充斥著一無事處的冗物。

遊歷了數十地方發現香港最特別的地方,就是很著重自己以及別人的外表,衣妝是個身份象徵關乎面子關乎能力關乎藝術關乎標籤,別人可以看到的表相比起自己內臟的健康來得要緊,問問看官們每年花費在打扮衣著鞋襪手袋領帶有多少金錢呢?那麼擺在健康檢查的數目又會有幾多呢?

衣妝都是蓋在一副臭皮囊,清潔乾淨當然是最低要求,賞心悅目會是花紅,但該想想在著重外表以外,我們是否遺漏得太多呢?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