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7日 星期日

海下

認識海下的人知道這個海岸公園備受保護,卻不知道有個地方名為下白洋,住了一個外籍人仕,力爭要保留這片淨土為免地產發展項目染指環境,作出了極大的努力。 

農曆年前走訪這個地方,我很想在大興土木之前跟R及W再重遊這個山水如畫的好地方,清明節假期偕R幫她看看相機,她因為各項假期折扣優惠而真的置添了新相機,所以抱著讓她試機的心態,雖然W因事未能出現,我約好R共晉早餐過後,乘小巴來到西貢市中心,然後等了差不多廿分鐘再搭另一輛小巴抵達海下,已經過了早上十一時了。 

天空掛著厚雲,其實沒有下雨已經是幸運,首先到海灣附近走走,紅樹林永遠是拍攝取景的好地方,生命在咸淡水交界的地方冒出來,有點像通靈的媒人走在兩個世界之中,承受著潮漲潮退的循環內,仍然屹立不搖演練著生命力;另外海灣細沙是大自然最美妙的調色板,隨著不同力度的海水帶來不同的飄浮物,堆在灣畔砌出層次分明的條紋圖案,匠心獨運的雕塑出藝術筆韻;更有被受風吹雨打的石頭被打磨得滑溜溜,即使青苔滿身或是鐵銹蝕骨,固執地原封不動,眼下歷盡蒼蒼,仍舊遠看青山近觀水,懶理世人世態變化多端。 

正午時候來到下白洋,地方依然靜美,少了點昔日隨行人事的嘈吵聲浪,更見閒適,同行的R更是驚見人間淨土,那蜿蜒的河流沒有聲浪,那淺淺的池塘開了蓮花,那受了腳傷的黑牛在覓食,那新長的嫩枝迎風搖擺,襯著鳥籠內百多只雀鳥,果真是鬧市中的天堂。 

走在荷塘的濕地,我深知道這片長期被浸透的泥土根本不適合大事建築,要破壞自然來經營人工堆砌的地方,在現今文明社會當然可以輕易經營出來,畢竟住客不是發展商們,抽乾一個湖泊加上人工截斷水源來發展住屋項目一定可以做得到,不過對住客長遠影響甚至對這個微區的環境及生態會造成那程度上的破壞,則已經成為後話。 

住在下白洋原本是位姓翁的教書先生,後人將牌樓那邊出租于外藉洋人,洋人T退休前後都住在這裡,花了不少時間心機種植修葺建造,我們用雀鳥來作楔子,亦透過共同認識的人作話題,對方開了方便之門,讓我們參觀了他的鳥園,亦同時讓我們可以在他家門前欣賞學習,感到他人慷慨幫忙的幸運。 

離開這片淨土,不知道下一次來臨會是那樣的景況,始終繁忙都市都需要花園來讓城市呼吸一下,為著自然我們應該來得自然,保存著那個環境最應該保留的面貌,是最合適的行徑和決定。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