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10日 星期日

保育

面書的祕密群組被貼上關於保護南生圍的貼文附上去信給城規會的電郵範例,我沒有多加理會,之後慣常用的電子郵箱來了一則同樣的訊息,加上whatapps的即時文字,我明白保育者熱切希望身邊的人附和支持,所以不厭其煩地再三提出請求。 

對於電郵範例我很是討厭,可能是上次貼了篇拯救大嶼山的黃牛之後收到漁農署的的電郵範例作回應,我知道付出多少自然會收回多少,因為是千篇一律的樣本式的文章,我們沒有多付上什麼心血,只是別人叫上要幫忙,我毫不思索就按著數下鍵盤將複製的訊息寄上,其實那次我沒有寄望會收到什麼回覆,不過回覆收到之後,我卻沒有感到快樂,因為發出的虛情假意來得有點空洞,於是回覆更見冷漠無情,那一字一言都是官腔,但我卻不能怪罪他人,因為我首先寄出的抄襲文學何嘗不是假惺惺,所以獲得這樣的答覆,是我自招惹來的禍根。 

於是我跟熱心的友人來討論一下,傳遞這樣千篇一律的電子郵件背後其實的目的若何,增加了城市規劃署的員工應付這些額外的郵件工作量,抱著是什麼心態,或者因為本身有數個同學畢業進修後加入了城規會,我對他們都是尊敬,考畢所有專業考試已經不易,還要在風雨飄搖的日子守在無能政府統治之下,面對著民怨以及堆積如山的工作量,更要疏通兩地或解決前港英政府遺下的問題,已經是件艱難的工作,當眼前篇篇一模一樣的電郵擺在眼前,我會想像得到回覆的人不費吹灰之力,將已經草擬好的樣本回覆貼上,按下寄出,如此般消磨了幾個工作天。 

懇請寄出郵件的人知道集中群眾力量,那力量需要數據支持,玩弄數字最好的方法,就是廣泛流傳,每一個寄往城規會的電郵同時要加入某團體的電子郵箱,那團體就可以獲得數字的優勢,從而在發表講話中得到力量,說政府在龐大數字下的民情忽視主流意見,又或者是政府在大多數反對聲音下依然如故,不過我說要玩弄數字其實不須要現真身,網絡上要佔盡先機民情都可以製造出來,反而我對數字毫不著意,著眼在于那篇式樣文字,傳遞是個獨沽一味地反對訊息,如何可以解決土地嚴重不足的問題,卻隻字未提。 

當然香港是個自由社會,別人選擇申訴自己的思想的行為行動,我沒有品評或抗議的資格,正如我判斷這件事情上的結果和感受,沒有人可以干涉或阻攔,各人有各人的立場,最重要是知道自己究竟在做什麼事,即使很多事情可能出自好心,亦不一定可以成就好事,更諻論會產生好結果來呢!

沒有留言: